2015年11月24日 星期二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

        小孩真的長大了。有一天,女兒自己突然跑去超商領貨,原來她已經學會怎麼在網路上訂書!

        最近對心理學感到興趣的女兒,自己上網購買了幾本與哲學、心理學相關的書籍,這本『被討厭的勇氣』原本我聽都沒聽過,經她解釋這是一本非常知名的心理學大作,我才起了興趣拿來閱讀。

        心理哲學類的書籍我向來就不排斥,以前我多是看傅佩榮博士的著作,但也知道這類書籍有一定的入門難度,不算是大眾市場的口味,但是出乎意料,這本寫作方式是非常合適大眾口味切入!



        一般的哲學書籍,一旦立論點無法第一時間說服讀者,很容易被讀者一句「鬼扯」後束之高閣,沒有再次說服讀者的機會。但是這本是從辯論角度詮釋,在讀者罵出「鬼扯」之際,書中主人翁,一位憤世忌俗的年輕人已經先開砲攻擊代表阿德勒智慧的老人,這應該會吸引不認同者繼續閱讀下去,看老人如何化解自己、喔,年輕人的質疑。

        就阿德勒的立論點而言,我原本就是接受的,因為這跟我先前受到的『領袖訓練』內容一致。我甚至覺得我花錢去受訓上課的課程設計,幾乎是根據這阿德勒理論製作出來的。

        阿德勒理論,在講究因果關係的心理學認知上,有著倒果為因的逆天論點,這點會挑戰很多對現實不滿、自怨自艾的人們。我遇到許多總是抱怨現況、認為自己無能為力,只是被環境迫害的朋友,而這些人給自己臺階下的保護傘也常一再被戳破。

        人生的可能性,會因為在乎「求認同」而被相對犧牲掉多少呢?

        你願意為了「求取認同」而犧牲自己的可能性嗎?

        當這個社會充滿『仇富』的氛圍,人可以為了「被認同」而選擇加入『仇富』的行列。但為了保持這種被認同感,既使知道富人如何致富,也會特意避開這些行動來讓自己保持在有資格仇富的地位上:也就是保持窮人的身份。

        到底是有錢人為富不仁迫害我們,使我們貧窮嗎?還是我們刻意讓自己保持貧窮,以便融入周圍的群體,一起撻伐有錢人?最可怕的,莫過於我們發現其中的奧秘,越是貧窮,越有資格破口大罵,還受到周圍沒那麼窮的人的尊敬與關愛。

        像是拿到丐幫至高無上的打狗棒,捨不得放開,讓自己捲入更多的不幸。

        有錢人、成功人士,這些人總是特立獨行,他們真的在乎有多少人認同他們嗎?

        何者是因?何者是果?當你對現實人生不滿,不妨看看這本說重新想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