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家命案 - 是美國古典推理大師 - 范.達因 - 的著作之一. 我已經好一段時間沒有動力去接觸文學作品了, 體力大多集中在閱讀財經, 增加職場專業技能與知識的書籍上. 平時頂多看場電影解放一下壓抑的心靈. 上一本閱讀的小說, 應該就是 [ 達文西密碼 ] 吧. 我能用來閱讀的時間, 都是些零碎時間的利用, 例如坐車, 蹲廁所..., 但是帶著這些厚厚的書在身邊還是挺麻煩的, 不如帶本薄薄的雜誌書, 像是商周或是天下..., 文章又短又不花時間, 還可以跳著看, 於是乎我和長篇小說的閱讀緣分就越來越淺了. 然而, 自從我擁有了一台 PDA 後, 似乎出現了轉機. PDA 的一大作用就是閱讀電子書, 電子書放在裡面完全不佔用重量和空間, 且網路上可以找到免費的電子書還真難以計數 ( 當然要找你真正想看的或是市面上的熱門書籍又是另一回事, 有時候只能妥協, 有什麼看什麼... ). 我在 PDA 上使用的是 [ 好讀電子書閱讀器 ], 不但免費, 還提供自製電子書的工具軟體. 在好讀的官網, 也已經提供了大量的電子書可以免費下載閱讀, 裡面小說佔大宗, 包含金庸, 倪匡...不盡可數. 如果沒有 PDA 卻想閱讀這些的電子書, 記得官網也提供 PC 版的讀書機可以下載安裝. 這本 [ 格林家命案 ]( 連結為電子書下載處 ), 算是我精挑細選用來替 PDA 電子書閱讀之旅破處的首砲. 會選擇這本, 是因為高中時期曾經瘋狂沉溺在推理作品的閱讀之旅中, 記得每次放學後都窩在圖書館找尋值得欣賞的作品, 不然就是勤跑光華商場舊書攤收購. 記得當時除了東洋推理外, 歐美我特別著迷於 [ 阿嘉莎·克莉斯蒂 ] 並立志要收集其畢身全套著作 ( 遠流 - 三毛翻譯本那套 ). 我自己也曾嘗試著創作. 嗯, 扯遠了. 總之 [ 范.達因 ] 也算是美國推理史上的重要人物, 因為他特別著重公平性, 且提出著名的推理二十戒, 規範出合乎公平性競爭原則的推理作品所須滿足的條件. 過去, 我也是很注重公平性原則的人, 甚至我自己的作品也以滿足公平性為首要之一. 但是隨著物換星移, 我現在重視戲劇性與意外性勝過公平性了. 因為讀推理小說, 若只有競爭的遊戲性, 對讀者負擔還蠻大的, 小說還是不能失去休閒的重要功用. 又扯遠了... 當年無緣一見的古典推理大師作品, 有機會臨幸我的 PDA, 當然好好彌補一下. 然而也許是如剛剛所說心態的轉變, 這部作品對我的閱讀體驗, 感覺十分冗長無味, 更何況飽受好萊塢電影 [ 快還要更快 ] 的節奏公式慣養, 連 [ 達文西密碼 ] 那麼厚的作品, 其實表述的事件全發生在一兩個日夜中, 這樣緊湊地壓縮..., 這部大師作品真的讓我覺得很沉悶! Sorry! 以致於到前幾天, 我整個看完花了半年的時間, 斷斷續續. 其中詭計 ( 推理小說的靈魂之一 ) 感覺不到特殊之處 ( 真的有詭計嗎? ), 兇手的意外性也全無 ( 一開始就懷疑某人, 中場已經很有把握地猜出某人就是兇手 ), 翻完最後一頁, 我突然覺得相當空虛... 不過論競賽的公平性, 還真的蠻公平的, 沒有隱瞞讀者的暗盤. But, so what now? PS. 看來道爾的第二人稱角度寫法影響甚深, 這篇作品一樣是第二人稱去參予, 但是卻不如華生那樣活耀, 事件記錄者的行動完全是背後靈模式...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