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工作上遇到許多無法突破的瓶頸,教我不知如何以健康的心態去面對組織所交付的任務。就在這種過一天算一天的沮喪中,意外地在書架上發現這本老婆借回來暗槓的書,隨手翻閱之餘,很多事情,竟然慢慢地豁然開朗起來。
我一直相信,想要成為成功的人,就應該時常接觸成功的人,與他們交往。就算沒有機會認識這些大人物,也時時透過各種媒介去親近他們的思維和想法。這是再簡單不過的『孟母三遷原理』,也是父母會希望我們從小多閱讀偉人傳記的原因。
在我看過許多所謂『知名企業家』的專書或著作,例如嚴長壽或是張明正…,不過那都是事後為了出版一本獨立著作而編寫,難免有事後諸葛之嫌。也就是說,已經成功的人回頭去看過去的許多決策,似乎都變成理所當然的原則、鋼鐵一般的定律,沒有質疑的空間。然而當時或許有許多為難或懷疑,多年後回首可能早就拋諸腦後而不復記憶。
但是,何社長這本書,卻是集結他在旗下的商業周刊每篇的專文而成,充滿了每一篇文章當下他剛所面臨的困難與抉擇,成長的軌跡歷歷在目,說是『成長學習筆記』一點都不為過。
但就因為這是成長的軌跡,或許會發現裡面有幾篇文章的想法彼此矛盾、取捨不同,例如一下子談「堅持原則,直道而行」,另一篇又談到「身段柔軟,大局為重」。如果把它當作同一個時間點寫出的文章,自然會有種無所適從,質疑作者「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感受。但是,這就是因為人會成長,會吸取經驗,想法思維都會產生微妙的變化所致!
而且,不同的時空,面對不同的局勢與案例,會採取不同的態度去面對。而每篇文章作者也會對當時引發的爭論或是迴響寫下進一步的回應與反思。在這樣的成長軌跡被批露出來,反而令我獲益良多,更勝以往。
何社長的誠懇,也在這本集結的筆記中會反省自己之前曾經做錯的決策和思考改進的方法,不斷地內省與檢討自己,比起那些事後寫來,好像從來沒有做錯決定、犯過任何錯誤的企業家傳記來得真摯。而身為讀者的我也真的能拾人牙慧那般,吸取自己所沒有機會犯下的錯誤的寶貴經驗。
回頭看看自己所面對的困難,從書中赫然發現同樣的困難其實這些大人物也都經歷過,他們也苦惱困惑過,不管用什麼樣的方式,最終他們越過了這些障礙,也成就了他們現在的自己。
我的處境並不特別,只是遇到每個人都會遇到的問題。他們也並沒有特別待遇讓他們避開這些困難,但是看他們如何跨越障礙,讓不特別的自己也能有勇氣說:「我也能。」
何社長的成長與反思,大家也可以透過他的部落格,同步地參與,個人衷心的推薦:
http://feipengho.pixnet.net/blo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